殡葬科技也是生产力

发布时间:2024-6-11 9:43:04    阅读量:

殡葬事业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科技带来了什么?火化设备迭代升级,全新遗体处置方式变为现实;3D打印遗体修复,让逝者家属的心灵得到抚慰;公墓智慧管理,让祭扫出行、日常管理更便捷……科技,通过更高效能的设施设备、更高质量的殡葬服务、更高效率的管理方式,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殡葬改革不断走向深入。

 

遗体处置更新迭代

 

20世纪50年代,党中央提倡火葬,火化机的研制也随之展开。1982年,我国自主研发设计制造的82B型燃油式火化机问世。1995年,国际殡葬博览会第一次在中国举办。博览会上,看着漂洋过海而来的火化机,参观者惊奇发现:火化机居然没有冒黑烟,因为采用了二次燃烧技术。2000年,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研制出MZ-2000型火化机,采用二次燃烧技术,而且将传统的按钮改为触摸面板,自动化程度更高,也更加环保。

 

目前,我国殡仪馆遗体处置方式以火化为主,遗体在火化过程中会产生多种污染物,需要配备烟气后处置装置用来净化除尘。在倡导绿色环保的当下,加强源头治理,减少火化过程中的污染排放,是科技的应有之义。

 

2015年,《民政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提出了推进互联网+殡葬服务。如何通过“互联网+”,提升火化设备的运行效能,让火化过程更加节能环保?

 

2017年,一零一研究所启动了火化机在线监测系统的研发工作。“火化是一个复杂的燃烧过程,不同型号、规格的火化机运行情况不同,而且不同地方对于火化的要求不同。”高级工程师史峰说,“我们通过智能传感器,了解火化机以及烟气后处理设备的运行温度、炉膛负压、燃料消耗量、污染物排放等参数,对火化过程进行在线监测,并建立数据库,确保火化设备稳定、可靠、节能、环保运行。此外,监测数据还可以为企业开展设备测评以及改进提供依据。”

 

在研究和提升火化技术的同时,一零一研究所也在积极探索新型遗体处置技术,先后研究了等离子体、水焚化、冻干法、微波等技术。

 

2019年,一零一研究所开始了一项新的课题:变频式微波遗体处置实验装置的升级改造。该装置是通过发射微波将遗体内的水分和蛋白质等极性分子产生作用并加热,达到一定温度后,再通过鼓风加氧使遗体高效热积蓄自燃。该项目负责人黄风光将这套装置的特点总结为“两低一高”,“运行成本低,约为传统燃油式火化机的一半;排放低,传统燃油式火化机一次火化过程因燃油产生的碳排放约14kg,这个装置仅用电,碳排放极低,而且烟尘、二氧化硫、汞未检出,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氯化氢、二噁英类等实现超低排放;安全性高,微波辐射量在安全范围内,也避免了柴油、天然气管理带来的各类风险”。2020年,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殡仪馆安装了这套装置。“节能、环保、自动化程度高,更重要的是,它突破传统,开启了另一个方向。”副馆长纪岩说。

 

3D打印遗体修复

 

2008年,电影《碟中谍3》让王刚为之一振。剧中,汤姆克鲁斯戴上3D打印出来的易容橡胶面具,足以以假乱真。“这可以用在遗体面容修复上!”当时,上海开始有公司引进3D打印机,王刚就着手钻研三维建模技术。

 

2016年,王刚领衔的上海市龙华殡仪馆遗体修复工作室成立,探索将3D打印技术用于遗体修复。首先将受损的遗体部位进行三维扫描,然后将逝者二维照片转换成三维模型,补充缺失部位相关数据,获得逝者的面部虚拟模型。模型雕刻出来后,手工修正细节,最后植入毛发、化妆修饰。“照片的选择也很有讲究,需要不同角度的照片。照片的像素、拍摄角度、年龄差距、是否化妆都会影响建模的效果。”建模完成后,逝者家属要进行确认,但由于模型没有色彩、没有毛发,和照片差异很大,家属不易辨认。2017年,王刚就想了个办法,通过人像识别,将三维模型和逝者照片做匹配,然后再做调整。

 

有时,照片中的逝者形象和家属心目中的逝者形象存在差异。“照片中逝者嘴角上扬,但平时生活中,他可能不爱笑,家属就会觉得不像。这时候,和逝者家属充分沟通就特别重要。”为此,王刚又进修了社会工作和心理学。

 

目前,王刚所在的工作室可以实现4小时建模、12小时打印,相似度达95%。但他并不满足。“3D打印遗体修复的技术难点,在于人体面部由不同曲面构成,从二维照片到三维模型的高还原度转化非常有挑战性。我们和科研机构合作,进行人脸模型分析相关软件开发。”

 

除了3D打印遗体修复,王刚还研创了骨骼复原术、胶原填充术、皮肤紧缩术。在被问及殡葬领域科技创新的特点时,他讲了一次上门服务的经历。上门前,他被告知只需化妆,到了才发现,遗体损伤很严重,再回去拿修复材料已然来不及。平时,他就对各种日用品的特性感兴趣,哪些可以作为整容修复的材料,不想紧急时刻派上了用场。他用聚氨酯包装袋加化学试剂调和,制成粘合剂。此后,王刚开始学习高分子材料、化学合成物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与不同化学试剂会产生的反应,适合做哪些修复。

 

跨界融合,王刚这样概括殡葬领域科技创新的特点。遗体修复、整容防腐涉及多学科,人体结构、解剖学、病理学、毒理学、微生物学、材料学……王刚一直在学习,“修复材料除了性能,还要对家属要具有亲肤性、对操作人员具有安全性、在火化过程中不产生二次污染。”

 

在王刚看来,殡葬从业人员健康保护急需创新。“从接收时的信息登记,到搬运转运规范操作,再到专业护具装备的研发,都需要更多的关注。”

 

王刚1997年开始在龙华殡仪馆工作,曾有记者问他是如何坚持下来的,“坚持”这个词多少映射了对殡葬领域的误解。对王刚而言,龙华,有他成长的记忆,是他情感的寄托。无论是持续27年孜孜不倦的学习,还是从电影中获得3D打印遗体修复的灵感,抑或在日常生活中探求修复材料,并不源自所谓“坚持”,而是发自内心的热爱。

 

公墓智慧管理

 

江苏省昆山市仙鹤园公墓有城中和农村两大墓区,每年清明节祭扫人流超24万人次。为应对消防安全压力,无人机巡查、加大人工巡防是少不了的。“即便如此,也可能有百密一疏。”今年,公墓主任陆晓萍稍感轻松。玉山公墓下辖4大墓区,去年清明期间公墓人流达11.5万人次,如果按3人一辆车计算,累计所需车位超3万次,这与公墓总共不到700车位的现实形成鲜明对比。面对今年清明祭扫人流量超12万人次的预期,公墓负责人钱倚忠反而笃定了不少。

 

防火、人流,是清明祭扫安全必须关注的。清明前一周,昆山上线了公墓智慧管理系统。对21个墓区进行全面摸底,在视频监控全覆盖基础上加增12个设备,并将墓区自建视频监控统一接入,实现墓区视频的统一归集、实时监管和集中调度。同时,联合中国移动,依托大数据,绘制一张对外开放的公墓实时“导航图”。

 

系统创设了明火智能感应预警系统和公墓点位祭扫热力图。前者对墓区进行高精度的火点检测,锁定火情区域,自动形成火情预警信息,第一时间发送至“公墓―区镇―昆山市民政局”三级管理人员;后者用“红橙黄蓝”四色区分实时流量状况,对于红色、橙色拥堵严重的公墓,通过监控大屏、短信等方式预警,为道路交通管控、人流疏导等提供立体式、实时化监控和决策参考,实现了公墓管理由原始的“人海战术”到“智慧治理”的焕新升级。

 

系统上线不久,但2.0版本已在谋划之中。智慧化,是昆山市公墓管理的发展方向之一。

 

(来源:中国民政杂志2024年07期)


Copyright © 江西华曜会展有限公司
  • 我要参展
  • 我要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