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90后殡葬花艺师魏家龙:匠心于殡葬  敬业铸辉煌

发布时间:2025-8-29 9:39:18    阅读量:

魏家龙,中共党员,一名90后的殡葬花艺师,现任徐州市殡葬管理服务中心殡仪二馆花艺班班长。回首十三年殡葬之路,他感慨万千。以下为魏家龙自述。


11.jpg


一、初入殡葬,开启新程


2010年,初入殡葬领域的我,虽对未来充满未知,却怀揣着强烈的求知欲,从事殡葬花艺,成为我人生的崭新起点。从那时起,我便一头扎进这个特殊的领域,凭借着自身的努力不断探索前行。

2019年,我有幸前往台湾省多家大型殡葬花艺公司进修。期间,兴奋与紧张交织。兴奋的是能接触到先进的殡葬花艺技术理念,紧张的则是担心自己学无所成。在台湾,我如勤勉的学生般努力学习、不断探索,认真仔细地观察每一个花艺作品,积极主动与老师请教交流。

回到单位后,我迫不及待地将所学运用到工作中。始终恪守初心,砥砺前行,对专业保持着执着与热爱。2020年,工作中,我察觉到花材辅料成本高、搬运不便等问题后,凭借着坚韧的工匠精神,研发出了新式插花托盘。经过不懈努力,于2023年成功申请个人专利。此项专利每年可节省花泥100多箱,新增的保鲜存水功能更实用,原本需两人搬运的花盘,如今一人即可轻松搬运,得到多家兄弟单位的认可。

 

二、传帮带学,引领发展


然而,我并未就此止步。考虑到气候、环境等因素对花型保存的影响,我再次投入新型技术研发。目前,一种自带制冷、加湿功能的祭台专利正在申请中,预计每年可节约菊花2万多支。

工作中,我能够积极发挥“传、帮、带、学”的作用。2023年全省殡葬花艺研习班结业比赛中,带领小组获得团体第一名和个人创意作品铜奖的好成绩。此外,我非常注重业务创新,将台湾殡葬花艺新理念引入徐州市场,着力打造全新的殡葬花艺模式,为单位培养了多名花艺师和讲师,充分利用休息时间完成多次外出教学等任务。于2019年底,完成徐州首家公立守灵中心软包布置,打破了徐州“零”守灵的突破。为有效契合现代人的文化理念,在告别会场布局中,根据逝者身份和人生经历,从花山造型、背景音乐、人生微视频等环节,创新推出个性化告别礼仪形式,并赋予特定美好寓意,如:父爱如山、吉祥如意、爱的乐章、教书育人、军人荣耀等。通过一部人生微视频,一首逝者喜爱的歌,一场定制花艺造型,体现出对逝者的深深缅怀,让家属切身感受到人文殡葬的现代理念,得到家属和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

为进一步扩大我馆殡葬花艺服务新理念在淮海经济区及省内殡葬行业的影响力,更好利用殡葬花艺专业技术人才技术优势推动殡葬花艺标准化工作和殡葬事业的创新发展, 2024年1月,“魏家龙殡葬花艺工作室”成立;2024年3月,被徐州市团委授予“徐州市青年岗位能手”称号。面对荣誉我不骄不躁,继续扎根一线,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工匠精神。

 

三、难忘时刻,彰显担当
 

在殡葬事业中,我经历了许多难忘时刻。2020年淮安“7.6”暴力袭警案,牺牲民警王涛、辅警安业雷的告别会场布置任务紧急。我连夜准备花材工具,驱车3小时赶到现场,经过14个小时的紧张制作,确保了上千人的告别仪式正常进行。2020年12月,一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将军逝世,家属要求会场体现军人元素,庄重严肃且多用鲜花布置的效果。我仅用两天时间就出色完成任务,再次将徐州殡葬花艺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2022年2月,我和同事目睹交通事故,面对车辆底盘漏油的危险,果断行动,警示过往车辆,转移伤者至安全地带。2023年2月14日,为中药麻醉开拓人王延涛教授遗体捐献做会场布置。这是我首次在非殡仪馆场所进行会场布置,没有任何经验可循,深感压力巨大,但通过主动与家属及院方的积极沟通,制定出完美设计方案,并运用灯光、视频展示、绿植搭配鲜切花等元素组合,保证了追思会的顺利运行。

 

四、携手共进,展望未来


在徐州殡葬花艺领域,我可以自豪地说,既是先行者,也是开拓者,殡葬事业虽特殊,但对我却意义非凡,我用双手为逝者送上温暖与尊严,给家属带来慰藉。同时我也深知,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集体智慧是无穷的,只有大家共同进步,才能把殡葬花艺事业做得更好。因此,我将所学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同事,与他们携手共同成长进步,在不断创新发展的道路上,努力为殡葬事业实现更多可能。从研发实用的工具到打造独特的花艺模式,我始终以工匠精神为指引,勇于探索与实践,积极发挥着榜样引领与模范带动作用。

回顾自己十多年的工作,有汗水也有收获,既见证了自己的成长,也看到了殡葬花艺事业的发展。未来,我将继续以工匠精神要求自己,在这个特殊的岗位上,为每一位逝者打造最美的告别场景,与同事们一起为殡葬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让人生的落幕更加完美。


Copyright © 江西华曜会展有限公司
  • 我要参展
  • 我要参观